楚天金報訊 圖為:改造後的唐蔡路生鮮市場 (記者鄒斌 實習生塗少娜攝)
  本報記者鄔紅波 通訊員呂友明 韓紅 祖宣 實習生陳珍
  今年以來,武漢掀起了一場“菜場革命”,348家農貿市場華麗變身,一批老市場相繼關停、拆遷或升級改造。
  菜場靚了,菜價有沒有漲?三環內禁止活禽宰殺,市民想吃活雞怎麼辦?菜場變得“高大上”,食品安全是否能放心?昨日,武漢人大版“電視問政”開考,專題問政農貿市場改造,武漢市副市長秦軍帶領十餘個部門“一把手”接受市人大15位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的質詢。
  1.菜場靚了,攤位費高了,菜價漲了
  位於江大路的唐蔡路生鮮市場有近20年曆史,是本次農貿市場改造的“樣板”。
  日前,記者探訪看到,市場地面鋪上了地板磚、修建了公廁和排污系統,水產攤位也進行了隔離,建設了統一標準的儲魚池和獨立宰殺操作台,設置了專用的統一排水溝。而熟食攤內也設置了空調,豆製品間和肉類區全部設置了透明冰櫃和保鮮冷櫃等。
  這樣一番華麗的改造,錢從哪兒來?據人大調研發現,市場開辦者的資金投入占整個投入的50.5%。
  經營成本上漲,勢必會分攤到各位菜販。唐蔡路生鮮市場入口賣菜的曹婆婆介紹,攤位費高了,菜價就比背街小巷的“馬路菜市場”要貴,市民寧願去外面買菜,“生意不好做了”。而買菜的成爹爹也告訴記者:“我經常買的幾種菜,基本上都貴了一兩塊錢。”
  人大調研中發現,升級改造後的農貿市場因為前期投入較大,陷入“攤位費和雜費上漲—菜價上漲—馬路市場死灰復燃—消費者轉向馬路市場—菜場空殼化”的惡性循環。
  例如,漢陽區28家市場改造後,有14家攤位費上漲,其中,永世生鮮市場改造前攤位費500元,改造後攤位費上漲到700元,漲幅達到40%。而當日該菜場的豬排價格每斤達到20元,比玫瑰園市場貴4元/斤。
  昨日,問政現場,委員劉善明提問,政府應如何通過資金和政策扶持,合理消化成本,以免轉嫁給消費者?
  回應
  物價局認為“菜價總體平穩”
  武漢市財政局負責人回答,今年市政府拿出1億元,用於獎勵和補助農貿市場升級改造。目前已兌現7660萬元,後期還有2340萬元將逐步兌現。下一步,財政局將密切關註農貿市場改造進展,加強資金監管,確保通過驗收的農貿市場都能得到獎金,讓攤位費少漲一點。
  不過,武漢市物價局局長鄭先平分析認為,在影響菜價的因素裡面,攤位費的影響是有限的。他算了一筆賬:“中心城區的攤位費大約300-900元/月,如果漲價10%,每天的攤位費只會漲1塊到3塊錢,大概影響菜價的上漲幅度在1%左右。”
  物價局監測,1到10月份的菜價與去年相比下降了5%,9月份和10月份相比,菜價上漲了2%。“應該說,今年菜價總體平穩。”鄭先平說。
  2.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為何遲遲未建成
  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。昨日質詢現場,有3位委員關註菜場的“食品安全”。
  委員孫原琍說,在調研中發現,農貿市場里有些食品進貨渠道不明,防塵、防蠅鼠設施不齊全,經營者沒按規定佩戴口罩和手套,散裝分裝食品沒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,生鮮熟食“三無”產品普遍。
  此外,另一組人大代表在調研中還發現,一些農貿市場的蔬菜農藥檢測室成擺設,存在操作不規範、公示不及時等問題。
  調研組抽查到某菜市場時,正是上午9點多,但檢測人員還未上班,幾經催促才開始檢測,一個批次檢測要花半小時,取得檢測結果已近10點,失去了檢測把關的意義。
  昨日下午,記者在探訪民主路小東門綜合市場也發現,一些熟食攤經營戶為圖方便隨意拆卸封閉櫃臺的玻璃,用戴手套的手找零,滷製品基本沒有標明生產日期,而蔬菜檢測室也早已下班。
  委員閔光新尖銳提問說,2011年,武漢建立肉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統,但農貿市場屬於空白。我國已在58個大中城市,推行肉、菜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統的建設,2011年至今四年多,武漢市還未完全建立這一系統,請問武漢肉菜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何時可建成?
  回應
  副市長深感“抱歉和遺憾”承諾明年建成
  對於食品信息追溯,武漢市副市長秦軍在總結髮言時深感“抱歉和遺憾”,他說,目前,全國只有2個省會城市還沒有建立肉菜質量的追溯系統,分別是武漢和拉薩。而且,這項工作僅需要5000萬元。
  秦軍承諾,目前政府已準備在明年的預算中列支5000萬,專門用於肉菜追溯系統的建設,相信明年可以把武漢市質量追溯系統基本建成。
  而對於菜場里生鮮熟食“三無”產品普遍的問題,市食藥監局局長楊澤發坦言,這些現象在一些農貿市場確實存在。對於滷製品、豆製品等八類食品,武漢去年10月專門出台了流通規範,同時對經營業主嚴管重罰。今年1—10月份查出食品藥品案件2531件,其中涉及到食品的有1830件,是去年的2.8倍,移送司法機關的有32件34人。
  3.三環內禁售活禽去哪買放心雞?
  9月1日起,武漢三環內全面取消活禽銷售和宰殺。在實地走訪中,人大代表發現,許多市民對買到的白條雞不放心,仍保留著現殺現買的消費習慣,這也導致城區個別市場偷偷賣宰殺的活禽。
  昨日,記者走訪民主路小東門綜合市場時,正好碰見一位程女士拿著在外面買的活雞,請求市場內攤主幫忙宰殺,被攤主拒絕。
  程女士說,她經常買新鮮雞回去燉湯,因為更加放心,有土雞更好,“白條雞誰知道它是否安全?”
  對此,委員郭剛艷提問說,全市至今沒有一家標準化禽類屠宰加工廠,屠宰後禽肉冷鏈配送體系、信息追溯系統也沒有及時建立,市民買了白條雞不放心,怎麼解決這個矛盾?
  回應
  2年內建成集中屠宰點
  武漢市農業局局長譚本忠回答說,目前,市民想吃放心活禽,可到三環外規範的活禽交易市場購買,如中環商貿城。
  下一步,市農業、工商等部門將在2年內,建成一個現代化、高水平的活禽集中屠宰銷售點。根據初步規劃,集中屠宰點用地300畝,包括活禽交易批發市場、屠宰加工廠、無害化處理場和綜合功能區,同時還有完善的冷鏈配送體系。
  建成後,每天可屠宰8000萬隻,每日可交易2億隻,不僅可滿足武漢市需要,還能輻射周邊乃至華中地區。
  4.缺斤短兩,罰不?
  委員陳曉芳更關註菜市場缺斤短兩問題。她說,這個問題傷害了消費者,也擾亂了市場秩序。即便市場有公平秤,這種現象仍然存在,因為對這種不誠信行為,菜販沒有成本。
  陳曉芳提問,針對缺斤少兩的現象,武漢能否有處罰措施?
  回應
  質監局:將定期檢秤
  武漢市質監局負責人坦承,目前,確實存在部分經營戶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的問題,特別是在一些農貿市場的水產區,現賣現殺的,缺斤短兩更突出。作弊的方式也是越來越高科技化,比如,利用軟件程序和芯片作弊,比過去更加隱蔽。
  該人士表示,將對各個攤主使用的計量器進行周期檢定,保證衡器的準確可靠。
  (原標題:圖文:副市長秦軍:肉菜追溯系統明年建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g42lgts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